近日华智诺了解到,大别山区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张家坪村三组的村民袁国柱,熟练地将自己的爱车驶至离家几百米的村道旁充电站,插上充电枪,操作触摸屏选择支付方式,听到“滴”一声,车辆便顺利充电,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袁国柱表示:“现在只需将车停在村道旁的充电站充电,步行三分钟即可回家,既节省了时间,又十分方便。”他回忆道:“往年我需要到浠水县城充电,耗时一个半小时,既耽误了休息,又非常麻烦。” 在广东中山市务工的丁司垱镇六安祖社区居民卢丙荣则提到:“往年过年回家总是心里不安,担心电量不足,还得去镇供电所充电,遇到其他人充电时还要排队等候。现在离我家仅有200米的路边就有充电桩,镇上的交通综合服务站也设有充电桩。今年过年开车走亲戚、逛街购物时充电非常方便,不再为充电问题烦恼,既节省了时间,也不耽误其他事情。”
负责团陂城乡客运综合服务站运营的浠水团陂城乡客运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高向荣表示:“站内设有充电桩,既能为公交车辆提供充电服务,也能在空闲时对外开放充电。这不仅便利了其他车主,还增加了综合收入,帮助弥补了亏损。” 新年伊始,登山象征着步步高升。巴河镇刘家墩村六组的村民刘志利带着家人驾驶新能源车前往斗方山登山观景,他高兴地说道:“去年我们爬完山回家时电量几乎不够,今年斗方山脚下的白莲镇长岭岗村路边新建的长岭渔乐馆综合服务站设有充电站,我们游玩斗方山后,可以一边给车充电,一边在渔乐馆用餐休息,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担心了。” 为了解决充电难题,浠水县巴河镇碧峰村安装了两台充电桩,能够同时为四辆车提供充电服务。据统计,今年开新能源车回家过年的车主达58位,充电桩的建设为百姓春节出行带来了显著便利,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浠水县农村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余立志表示,全县已在农村客货运场站配套建设了3台充电桩,并在“四好农村路”沿线增设了44台,充电网络基本形成。 里程焦虑一直是新能源车主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充电桩更是稀缺。2024年,湖北省将结合全省已建成的超过27万公里的农村公路和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的实际,将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列为湖北省2024年十大民生项目之一,实施“村村通”工程,以缓解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难题。
湖北省各地交通公路部门积极支持与配合,充分利用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沿线的公路驿站,建设充电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综合服务站和公路驿站的综合效益,同时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便利,确保其安心出行。到2024年底,湖北省已有7252个行政村实现充电设施的全面覆盖,主要集中在经济强村、人口大村、交通节点村和旅游名村等地,形成了省内“城区3公里、镇村6公里”的充电服务半径,这意味着农村公路沿线的充电设施可实现“一脚油门的距离”。 在春节长假期间,湖北省自驾出行人数显著增加,其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也有所上升,充电量的增长直接反映了这一趋势。最新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28日至2月4日,湖北省国网充电桩的充电量达到了1783.72万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2.07%,充电次数也大幅增加,有效缓解了里程焦虑,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在农村的普及,使得“出得了城、进得了村、回得了家”的充电网络得以完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 到2024年,湖北省新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月均新增量将从去年的2万辆提升至3万辆,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同比增长59.48%。在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这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在农村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