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2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国网河南经研院联合发布了《河南能源发展报告(2025)》。这本蓝皮书指出,2024年河南省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发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出现了新趋势。全省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超过了70亿千瓦时,相当于全省电气化铁路一年的用电量。此外,新版的分时电价也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
根据蓝皮书的介绍,2024年河南省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跻身全国前五,基本完成了覆盖全省的公共充电网络建设,行业发展呈现出“充电设施规模快速增长、充电量可观、公共快充需求旺盛”的特点。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00万辆,增速约为50%;公共充电设施数量超过15万个,自“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超过50%,主要集中在郑州和洛阳。全省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同样突破70亿千瓦时,等同于全省电气化铁路一年的用电量。新增的公共直流快充桩功率普遍提升至160千瓦以上,公共充电订单中直流快充桩的占比超过95%。
在新版分时电价方面,河南省正在加快建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新机制。蓝皮书提到,2024年河南省深入落实国家关于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决策,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和负荷特性变化的新形势,从“峰谷时段、峰谷价差、尖峰电价、季节性电价”四个方面对工商业分时电价进行了优化调整。初步测算显示,新版分时电价取得了四项成效。
一是春秋季节增加了午间的低谷时段(11:00-14:00),鼓励用户在光伏发电高峰时段用电,负荷提升约260万千瓦,增加了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二是集中设置了高峰时段(16:00-24:00),在夏季引导晚高峰用电负荷减少近300万千瓦,缓解了晚高峰的供电压力。三是合理扩大了峰谷价差,7月、8月、12月和1月的峰谷价差从3.6:1调整为3.8:1,尖峰与低谷的价差从4.2:1调整为4.6:1,为储能提供了更大的充放电价差空间。四是打破了峰平谷的均匀设置,连续16小时(00:00-16:00)设定为平谷时段,方便企业安排生产,有助于降低用电成本。